您还未登录! 登录 | 注册 | 帮助  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业务知识 > 正文

30岁的你,为什么不敢去同学会?

发表于:2020-07-20 作者:常红平 来源:CIO Talk

前段时间视频《后浪》被刷屏了,但也引起了不少争议。后浪们说视频里的人根本不是我,前浪们感觉自己被悲壮地拍死在了沙滩上。

图片来自 Pexels

引发争议的根源是,无论前浪还是后浪,发展得好坏并不一样。而视频的受众,只是发展得还行的那一小部分。

其实在搞 IT 的这一行里,无需《后浪》刷屏,大家的焦虑感也早已爆棚了。

30 岁是第一个坎儿,到岁数如果还没混个组长、经理啥的,可能同学会已经不太想去了。

35 岁是第二个坎儿,如果在公司里没特殊贡献,分分钟就可能丢了福报。

更惨的是当再投简历时,大概率会被 HR 小姐姐因为年龄问题自动过滤掉。即使走上了管理层,40 岁、45 岁、每个能被 5 整除的生日也都暗示着市场竞争力的自动降级。

为什么我们搞 IT 的,正当在其它行业的黄金年龄时,却不得不面临猛烈的中年危机?年轻的 IT 小白们要如何规划 10 年,20 年后的自己?

尤其在当前疫情的持续压力下,经济下滑,身边也有朋友失业,所以我想就自身经验,给刚踏入 IT 行业的后浪们几条职场建议。

我的文章一般都比较长,但没有废话,耐心看完后总会有收获。如果一次看不完的话,建议先收藏后慢慢品。

1.关于选择

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,所以放在最前面讲。选择是战略,努力是战术。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。

选择有很多种。工作领域和方向、公司和团队、管理或技术等等。我们一个个讲。

先打个比方:假如你现在必须要乘船横渡一条大河。你有很多船可以选择,有大有小,有快有慢,有的舒适,有的简陋,有的别人开,有的要自己来。

你可以随时在中途换条船,但不保证每条船都让你上。重要的是,每条船都不能保证中途一定不会沉。

你的目标是尽可能生存得久些,或者到达彼岸获得绝对安全,或者一直待在某条船上期待它不会沉,或者在船沉之前尽快换一条。

那么什么是最优生存策略?答案与沉船的概率有关。喜欢动手的同学可以自己写程序验证下。

在沉船概率较小的情况下,最优解是找一条稳当的大船一直待着。但在沉船概率较大的情况下,最优解是一直寻找前进得最快的船,尽快到达彼岸。

中途不必考虑船是否将来会沉,但要考虑自身行船技能的提升,以提高下次换船时的成功率。这样即使没有最终到达彼岸,但至少可以一直有船可以换。

你可能想到了,这条大河就是你的职业生涯。每条船都是一个公司或组织,彼岸是财务自由。

那你觉得当今时代的沉船概率有多大?跟 10 年、20 年前比又怎么样?

时代在加速变换。八九十年代的国企、银行,两千年前后的外企,都曾让毕业生们趋之若鹜。

到了互联网时代,BAT、BATJ、ATM、ATB,每过两年,头部公司都会变,很多当年盛极一时的公司早已风光不再。

要想生存 102 年又谈何容易?那么在职场上,你的选择的策略应该是什么?

在所有选择中,工作领域和方向是最重要的,这好比高考后选择专业比选择学校更重要。

在上面的隐喻中,这代表着某类船是否普遍开得快些,沉得慢些。因为你在某类船上修炼的开船技能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船,所以选择好船的种类很重要。

如果你还年轻,选择方向的沉没成本很低,现在选择 AI、IoT,5G 相关的方向应该还不错,也许能在未来 5 到 10 年不会产生整个方向性的沉没。

如果你已经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积累,也没必要非得换,沉没成本太高。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持续发展仍然可以非常好,这个我们下一小节讲。

最怕在哪个领域都浅尝即止,频繁切换,什么船都开不好,最后没有船主愿意接纳你。所谓战略层面的大方向,本身就是不能太频繁变化的。

第二个选择是公司或部门。

之所以特别提下部门,是因为在大公司里,有核心业务部门,也有非核心部门。不是每个部门的发展都是一致的。在一般的公司里也有不错的部门,反之亦然。

一般而言,一个公司里的核心部门要比非核心部门发展得快很多。尽量选择去核心部门,即使公司稍差一些。宁做鸡头,不做凤尾。

那么一个毕业生应该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?什么时候开始创业?

大公司希望每个人都是螺丝钉,小公司要求每个人都是多面手。大公司可以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小公司可以让你得到全方位的锻炼。

我的建议是先去大公司见见世面,抱着学习的目的去观察大公司是如何运作的。你在大公司看到的高度可能决定着将来你自己能走到的高度,和走到那个高度所需要的时间。

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或组织的行船速度已经不能满足你的期望,或者比周边的船都慢了,果断换条船吧,即使这条大船可能坐起来仍然很舒服、开着感觉也还稳当。

换到什么地方呢?如果你的眼界已经足够宽,愿意挑战的话,可以到中小公司试一试,甚至去创业。那里的风险更大,但机会也更多。

如果还没有,当然还可以去大公司,但别让自己真的变成一颗生锈的螺丝钉被钉死在船上。

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对自己投资和回报的过程。选公司就像理财一样。相对稳妥的路径是在自己还是个小白的时候选择难度低的余额宝,在修炼到一定程度后再去碰基金、股票。在职场上投资失误基本就没有回本的机会了。

对大多数人来说,时间是职场上最重要的资本。钱可以再赚,但时间不能倒流。一毕业就创业成功的大佬毕竟是极少数。我们要讨论的是大多数人能够走通的路径。

当然在大公司里一路晋升的例子也非常多。但做到这点的难度基本和创业成功也差不多,那些成功都是无法复制的。

注意,你所在的船不管看起来多亲切,它都不是你的家,船主也不是你的家人。你和船的关系只是一个联盟。

你要帮船主让船开得更快些,沉得更慢些,船主则给你一个临时的安全之所和学习行船技能的机会。

当你的价值降低到一定程度时,你会被船主请下船。当你的船不能给你提供足够的速度和成长时,你应该主动弃船。

别等船沉了之后再现找船,那样会比较狼狈。也别问怎么知道船快沉了,绝大部分船在快沉之前都有各种前兆。

你其实是知道的,只不过你内心不愿意承认而已。而且绝大部分快沉的船早就开得很慢了,你早应该主动换上了一条快船才对。

决定在同一条船上待多久是个学问。考虑的方面除了行船速度,还包括了你在船上的位置。对于换还是不换,你应该至少每一年就做一次慎重的考虑。

你选择的原则是——是否仍在持续地获得能够换到下一条快船的能力。所以如果你在某一条船上仍能不断地、快速地提升技能、也不必太纠结船本身是否是最快的,因为你的能力提升会保证在你想换船的时候就可以换。

第三个选择是职业路径,是走专业技术路线,还是走管理路线?

这似乎是个很纠结的选择。很多做技术的觉得做管理后,自己的位置在公司就稳定些了。做了管理后又发现没时间看技术,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反而降低了。

在我看来,做管理的,技术不能丢。做技术的,管理的技能也需要具备。职位越往上走,管理和技术越需要同时具备。我们可以统称它们为技术管理,两种角色之间只有管人和不管人的区别。

不论管不管人,你都要学会洞察业务问题,发掘业务需求背后用户真正的需要,思考如何用合适的技术解决业务问题,并且思考团队工作流程是否合理、协作是否高效、沟通是否顺畅等等。

业务、技术、和管理是职场上任何职业发展路径都必备的能力,缺一不可。

当然管人与不管人有工作重心的差别。但不要因为这个差别导致自己太偏科,这样会限制住自己的职业发展。

做管理后如果放弃技术,相当于挥刀自宫,自废武功;做技术如果无视管理,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,很快遇到职业天花板。

2.关于努力

选择高于努力,但是选择之后的努力仍然是必须的。关于正确的努力,有三点建议:

终身学习

一个人是否变老了,不在于 TA 的身体,而是心态。一个人的心态变老了,是从 TA 停止学习的一刻开始的。

这样说来,很多人其实从学校里走出来的第一天,就开始养(变)老了。

怎么学习呢?融入在日常工作中的学习是最高效的。你可以回想一下最近半年的工作,自己是否从中学习到了新的知识,还是做重复性劳动?

如果没有学到东西,是因为工作本身没有任何挑战,还是自己只满足于做完工作就完了,没有思考如何改进?

很多抱怨工作没有挑战的同学,实际上只是单纯地在工作中没有思考。我听到程序员最多的抱怨就是自己总是在写业务代码,而没机会写技术代码。

但是技术都是由业务驱动,为业务服务的。一个顶级架构师,必须是既懂技术,又懂业务的。

一项非常复杂的业务用技术实现,用什么样的设计模式让代码更简洁高效?用什么样的架构让业务代码与技术代码分离?

用什么样的业务领域划分让各项子业务解耦?用什么样的接口与上下游业务系统交互?用什么样的测试有效覆盖业务分支?

一个烂程序员可以用复制粘贴快速创造一个崭新的“遗留”系统。一个善于思考的程序员也可以创造出一个艺术品般优雅的应用程序。

自身能力的提升要和公司业务方向保持一致。如果你希望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中完全用不到,你是不可能真正学会它的。

如果是这样,回到上面关于选择的讨论,考虑是否换一个公司或部门吧。

学习也必须发生在工作时间之外。在工作中的持续学习可以帮你把专业知识钻的很深,但知识的广度必须靠工作之外的学习。

无论你的工作时间是否是 996,回想一下自己多久没读书了。你的业余时间是刷抖音、打游戏,还是在读书?

在互联网时代,学习资源比之前任何时候都多,但是诱惑也比任何时候都多。

如果你的工作是长期 007,业余完全无法安排时间学习,你要思考下公司是否只是想在榨干你的青春后,在你步入中年时把你抛弃掉。你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,而不是到时让公司负责。

我个人认为三个月精读一本书应该是底限了。这样一年也才只读四本书而已。事实上并不多。

回到开篇提到的问题。为什么 IT 行业对中年人不友好?原因之一是 IT 行业的知识不容易积累。

进入 IT 这个行业,就意味着你的专业知识可能在几年之内就要完全刷新一遍。

所以在其它行业里可以用整个职业生涯去积累的知识,你在 IT 行业里必须每过几年时间就重新积累一遍,几年后再重新来过。

听起来很痛苦,是不是?但是知识刷新快的行业里,机会才多,成长才快,也更公平。

这个行业里每天都在上演着造富神话,也在批量制造着中产阶级,当然也有中年程序员转行去送外卖的。

说到底,如何走这条路,都是个人的选择。是先苦后甜,还是先甜后苦。

如果通过持续学习,对不只一个领域有深入了解,你会发现你的路会越走越宽。经常有人说要做 T 型人才。

在我看来,做到 T 之后,还要争取做到 π 型,甚至是 m 型。这样你的知识领域就会从一个点,扩展到一条线,甚至是一个面。

通过知识在线、面上的交集,你会发现很多新的机会,甚至创造出新的机会。前面提到的业务+技术+管理也是类似道理。

深度思考

大家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。说的是任何人在某一领域经过持续一万小时的锤炼,就有可能从普通人变成大师。换算成正常工作时间的话,大致是五年的时间。

但同样是兢兢业业工作五年的程序员,为什么差距仍然会非常大呢?是否有深度思考的习惯很有可能是原因之一。

持续学习是被动接受别人的知识。深度思考是主动地将知识验证、总结、升华。

首先要有独立思考精神,不人云亦云。看一本书,听一个讲座,听别人讲的一段话,都是如此。即使说话的人是权威或是你的上级。

比如我们在一场培训中听到一个新的理论或实践,在接受并认同它之前,思考一下它有没有更高层次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?

它是只针对特定环境有效还是通用的?它在我自己的团队中会有效吗?为什么?

独立思考不是做杠精。要用事实说话,用数据说话。经过思考作出结论后,用事实来验证它。

如果自己错了,反思为什么没有思考到正确的点上,找到差距并采取切实行动去弥补。

没有独立思考精神,你始终会是一个追随者,执行者。而独立思考会让你与众不同,脱颖而出。

深度思考更高的层次是发现事物的本质。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非常难的。但可以通过不断练习来增强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,即使不能真正发现本质,也可以尽量接近它。

比如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想做事的原则是什么,用原则来指导实践。很多杠精会跟你杠做具体事情的方法,但是谈到原则,很多人就没话说了。然后再引出实践,跟别人达成一致就会变得容易得多。

凡事训练自己多问几层为什么,通过独立思考去探究事物的本质。然后从事物的本质上进行推导,而不是去比较别人是怎么做的,即所谓的遵从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。

如果说独立思考会让你脱颖而出,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会让你成为卓越的领导者。

善于分享

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。在知识分享的过程中,受益者不只是接收知识的一方,同时也包括分享者本人。

分享是分享者对知识进行验证、完善、升华、和内化的有效方法。

试想在分享你的一段工作经验之前,你会不得不反复确认你自己要讲的东西是正确的,准备相关知识去应对听众提问,也许你还会去找一些理论基础来佐证自己实践的正确性。

当所有这些事情做完了,这些知识自然会深深地印刻在你的脑海里,变成你能力的一部分。同时你的个人影响力也不知不觉地扩大了。

分享过程中注意尽量将分享内容通用化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。思考一下你所分享的内容,重复做一次是否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?

换一个项目、换一个环境是否仍然成立?你的实践背后是否有理论依据?你的理论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?通用化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将知识升华的有效方法。

简单的分享活动可以是一次内部研讨会,难一些的可以是写博客、公众号、做客串讲师、外部演讲、知识付费博主等等。分享越正式,范围越大,对分享者个人的提升越大。

3.关于年龄

再次回到开篇提到的问题,为什么 IT 行业对中年人不友好?

根本原因有两个:

  • 一是 IT 行业的知识更新迭代快,不容易积累。如果中年人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,在技能上就与年轻人没有本质区别,甚至会落后。这样在单位时间上的产出与年轻人比就没有竞争优势了。
  • 二是中年人精力、体力方面不如年轻人,家庭负担却又上来了。因此在单位时间产出没有竞争优势的情况下,也无法用更长时间上的投入来获得更多的总体产出。

因此,很多中年人的发展曲线大致是这样的:

图中部分曲线源自九边的《向上生长》

可以看到,如果无法将工作技能做到有效积累,在 30 岁左右工作技能会达到高点,在 35 岁左右之后工作时间又会急剧下降。为什么 IT 圈里会有所谓年龄的坎,大致原因就是如此。

既然主要问题是上面两个,我们来看看怎么针对性地解决它们。

关于工作技能

在 IT 业界,一些基本知识的更新迭代是非常快的,比如编程语言、框架、工具等等。

但是总有一些底层的、通用的知识,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。比如编程思维、架构设计、敏捷开发、业务领域知识、一些软技能等等。

所以我们在学习、应用更新迭代快的知识时,要注意他们背后那些通用知识的积累。正如文章上一节提到的,分享时要将分享内容通用化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。

如果只关注表面上的、特定的技巧的熟练应用,你可能会很快被锁死在你所熟悉的领域。

而当这个领域本身不再重要时,你已经丧失了切换到其它领域(换船)的能力。

知识的积累还有一个涌现效应。涌现是指由多个部分组成的、整体出现各部分都没有的新性质的现象,类似于通常所说的“1+1>2”。

比如大量水分子在一起才会产生漩涡,一个蚁群在一起才会产生智能。知识有类似效果。

知识的涌现效应只有当你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一定的量之后才会出现。别指望只读几本书,上几次课就可以。这需要持续地学习、分享才能达到。

除了积累通用知识,在多个领域的积累也会帮助你激发知识的涌现。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要做 π 型或 m 型人才。

涌现需要积累,而积累是需要时间的。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因为没有进行积累而失掉竞争力时,通常已经太晚了。

所以这篇文章是给年轻人看的,不是给中年人看的。中年人要不已经自己悟出了这个道理,要不已经没有太多时间改变了。

关于工作时间

工作时间投入有两个层面的问题,一个主观的个人选择,一个是客观的自然规律。

从主观上,在家里的破事越来越多的情况下,是否还愿意投入正常 8 小时之外的时间去工作,是一个个人选择。这与业余时间选择读书还是休闲没有本质区别。

事实上很多中年人的工作时间一点儿也不比刚毕业的年轻人短。但本文不打算让大家都变成工作狂。因此这点不做展开讨论。

中年人的精力、体力下降是客观规律。这个趋势无法改变,但是有有效的办法把这个下降的时间推迟、下降幅度变小。

整天熬通宵年轻人也受不了,也不可持续。但如果你发现自己稍微工作量一大就累得不行,其实大概率就是身体虚了。

身体虚就什么事情也不想干,懒惰、焦虑、甚至失眠等心理问题也有可能就随之而来了。

坚持锻炼身体是防止身体虚弱的最有效的方法。别用没时间说事。很多五百强的高管每天都抽出时间专门锻炼身体,他们比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忙。

身体状态好了,睡眠质量也可以提高,甚至睡眠时间都可以变短,从而加长你的总体可工作、学习、休闲的时间。

体力可以锻炼,脑力同样也可以锻炼。锻炼脑力最好的方法是冥想。这个流派很多,正念、禅修等等都可以。

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下去,你会发现自己的专注力会有很大提升、待人处事也会平和很多。

无论体力还是脑力的锻炼都需要时间。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,长期下来你会发现这些投入都是超值的。你的总可工作时长和工作质量都会有质的提升。

如果能做到上面两点,你的发展曲线可以是这样的:

4.结束语

恭喜你耐心地看到文章的结尾部分了。这证明你有在职场上积极发展的强烈欲望。有欲望其实是做成很多事情的第一步,然后是方向,再然后是努力。

现在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,但还有一个“再然后”——知行合一。很多人其实是折在了这一步。小到减肥、大到人生。

很多人会说,道理我都懂,可是我做不到啊。能想到并且做到的人确实是非常少的。毅力这个特质其实很少人天生就有。

但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让没有毅力的你也能做成很多事情——培养习惯。让习惯产生的惯性推着自己走,很多一开始比较痛苦的东西习惯了就完全不痛苦了,甚至乐在其中。

培养习惯最重要的点在于小步快跑。一开始只制定一个自己完全无法找借口不执行的计划,习惯之后再逐渐增加计划的难度。关于这个,网上有很多文章,请自行搜索。

一个好的习惯加上时间的积累,会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。年轻人最大的优势是有时间去做积累。

选择了做 IT 这一行,就意味着你选择了走一条不太能慢得下来的人生快速路。

你要么就在这条快速路上比走在其它路上的人快一些,要么尽快主动离开这条路,千万别在快速路上龟速前进,会被后面的车轮压到的。

保持初心、把握方向、养成良好习惯,让时间做你的朋友。祝大家都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。

作者:常红平

简介:IT 职场老兵,在做过除用户体验设计师外的所有软件研发团队中的角色后,于 10 年前开始专注于管理。爱技术、爱敏捷、爱读书、爱分享。现在 IBM CIO 中国实验室作为 IBM 全球软件和云服务销售系统负责人,领导 IBM 年交易量数百亿美金的核心系统的研发和运维工作。近年来,他还带领跨国团队成功实施了一系列敏捷转型、技术革新、和组织文化转型。

编辑:陶家龙

出处: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CIO Talk(ID:CIO_China_Lab)